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光明日报:国企的困惑 正文
时间:2025-08-06 03:43:4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百科
时间:2012-04-18 原文作者:郭丽君进入世界500强中央企业数量增长表本版制表:陈恒)在网络上搜索国企的图片,显示的链接大都是关于国企垄断、暴利等负面内容;在不久前博鳌亚洲论坛的一次主题讨论中
时间:2012-04-18 原文作者:郭丽君
进入世界500强中央企业数量增长表
(本版制表:陈恒)
在网络上搜索国企的光明国企图片,显示的日报链接大都是关于国企垄断、暴利等负面内容;在不久前博鳌亚洲论坛的光明国企一次主题讨论中,每当有嘉宾在发言时调侃了国企,日报台下观众就报以掌声和笑声……国企再次成为公众舆论的光明国企靶子:过去,国企亏损时挨骂,日报认为效率必然低下;现在,光明国企国企赚钱时也挨骂,日报认为依靠垄断赚取利润——中国国企怎么了?
无独有偶:不久前,光明国企美国“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举行关于中国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日报听证会,把中国国企给美方带来的光明国企竞争压力、美方应该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日报立法作为主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十年多时间,市场经济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光明国企烙印,许多国企已经上市,日报甚至已在美国上市,光明国企可一些西方国家却迟迟不愿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生根开花,可西方国家对中国有竞争力的企业哪个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恨不得给每家有竞争力的中国公司都贴上差别化的标签;澳大利亚甚至拒绝并非国有企业的深圳华为参与竞标国家宽带网络项目,并且拿不出冠冕堂皇的理由……醉翁之意耐人寻味。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之路并不平坦。中国国企的群体性崛起,特别是经过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的118家中央企业,具备了相当的体量和竞争力,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话语权,也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抛头露面并且崭露头角……
其实,国企并非中国独有,在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尤其是人均国民收入居世界前列的北欧国家,以及亚洲的新加坡等国家,国企及国有资本一直占有相当的比重。统计表明,世界上70%以上的石油资源也都是由各国国有企业控制的。
在以国家为单位的世界竞争格局中,中国国企的成功得不到海外竞争对手的赞扬也许可以理解。但是在国内,国企依然背负骂名,这其中既有国企自身改革还需推进的原因,也有由于误导带来的误解。
过去,国企改革作为一场攻坚战,耗费了巨大的成本,无数国企员工的命运曾伴随着国企跌宕起伏。老国企经过凤凰涅磐般的改革,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焕发出蓬勃生机。无论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是后危机时代的当下,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不可小视的,这其中,中国国企功不可没。
现在,有些人把“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把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发展人为地对立起来,片面地认为,国企不退出,民企就发展不了,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3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历经沉浮,破茧成蝶,成为新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达9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3600万户,注册资金总额达到24.3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8亿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全国的一半以上。
理论和实践都说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不能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国企的发展,不只是国有资本的发展,而是代表着产业的发展与转型方向,在完善产业链的过程中,带领整个中小企业共同发展。
因此,在竞争性行业,不能只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而不要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其实,少了哪一方面,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都会塌一块。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表,华为、吉利、格力等企业异军突起,成为行业的领头雁。特别是在汽车领域,既有一汽、东风等国有汽车巨头,也涌现出吉利、比亚迪等一批有活力的民企。以东风汽车为例,160多家中小企业成为其产业链上的一环,没有这160多家中小企业就没有东风汽车;但东风倒了,160家中小企业也难以存在。可以说,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一起,共同做大了中国经济这块蛋糕。
国企发展到今天,虽然实现了集体性崛起,但并非完美无缺。回顾这几年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议和讨论,追根溯源,还是由于国企改革不到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特别是垄断性行业改革进展缓慢,以及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而引发的。从曝光的中石化大楼的“天价吊灯”、中石化广东分公司的“天价酒单”、中石化河北分公司260元一盒的“天价名片”等事件,可以看出一些国企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国企改革的脚步仍然不能停歇。
但是,不能说国企一发生问题,我们就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产生怀疑。这与20年前公众对待刚刚起步的民营企业的态度有点相似,当时民企几乎成了假冒伪劣产品和偷税漏税的代名词。今天,国企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需要改革,但是国企在中国经济改革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及贡献不能就此抹杀,国企的优越性不可否认,国企在中国经济的地位不可降低,国企在未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章选自《光明日报》)
小米发布柔性AMOLED屏折叠手机、OLED屏笔记本,企业新闻2025-08-06 03:40
简单认识高带宽存储器2025-08-06 03:27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收藏资讯2025-08-06 03:16
实木餐桌椅通过保养看品质2025-08-06 03:05
人民日报:创新理论引领伟大实践2025-08-06 03:00
重疾投保后多久生效?多少钱一年?重疾险多久可以报销下来?2025-08-06 02:29
购智利干露麦卡斯,赠拉维莱特智慧酒柜2025-08-06 02:28
厦门翔安阳塘安居小区居民今后可这样出行2025-08-06 02:25
县凤台幼儿园开展庆祝“三八”妇女节表彰先进工作者会议2025-08-06 02:17
冰片糖食品生产加工废水处理设备2025-08-06 01:43
黄金“降息预期”VS“美元反弹”:3360关键分水岭,破位将触发30美元闪电战2025-08-06 03:42
警惕网购商品“客服”主动理赔退款2025-08-06 03:38
泉州市领导慰问部队医院及驻泉部队住院伤病员2025-08-06 03:02
Netflix《鬼泣》动画立大功!今年Q2《鬼泣》销量超300万套2025-08-06 02:41
兴泉铁路泉州段预计5月试通车 四大站房展露新颜2025-08-06 02:38
厦门铁路往三明等方向增开列车 部分车次还有余票2025-08-06 02:36
重疾投保后多久生效?多少钱一年?重疾险多久可以报销下来?2025-08-06 01:54
艾司摩爾財報提前外洩,股價26年來跌最慘,輝達躺槍受累|天下雜誌2025-08-06 01:54
瑞达期货:玻璃下探回升,期价收跌,期货知识2025-08-06 01:27
2024上半年厨卫市场总结:低新增与弱换新交织2025-08-06 01:16